为了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,稳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,整理和优化教育教学策略,凸显人才培养特色,营造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文化,推动测量学本科教育教学的自我评估与自我建设,全面提升人才的自主培养质量,助力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,测量学教研室于2025年3月27日在主楼测量实验一室开展了“教师说课程”教学研讨活动。
活动伊始,测量教研室主任李秋实副教授强调了本次 “教师说课程” 系列活动的重要意义。他指出,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,教师对课程的深入理解与精彩讲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。通过此次活动,旨在为教研室的教师们搭建一个交流与展示的平台,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、共同进步,推动测量专业课程建设迈向新高度,激发新创新。测量学是我校交通工程、土木工程、工程管理、园林、林学、森林工程、城乡规划、智能建设与智能交通等13个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,其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。
本次活动以教师说课展示和集体研讨的方式进行,李秋实、周国君、于坤和武百超,从课程目标、课程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评价、教学成效和教学改革等多个维度对其承担的《测量学》、《测量学实习》、《土木工程测量》进行阐述。针对目前教学“堵点”集体讨论解决方案:
1、优化实习实践体系,对接行业前沿需求
问题:课程内容基础性与行业发展高端需求之间存在矛盾。
措施:将现代测绘技术(如无人机测绘、激光雷达、遥感大数据等)融入实践教学,强化学生技术应用能力,培养适应行业发展趋势的高素质人才;
2、深化课程思政,强化价值引领
问题:需增强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。
措施:结合测绘专业特色,挖掘思政元素,融入工匠精神、团队协作和国家战略需求教育,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增强服务国家建设的信念。
3、推进产教融合,促进教学与实践协同发展
问题: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,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不畅。
措施:加强校企合作,引入行业真实案例和项目,优化课程体系,确保教学内容与技术进步同步,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4、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,提升教学效果
问题:传统教学学生参与度低,教学评价体系重结果轻过程
措施:强化案例教学、项目驱动教学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提高课堂参与度。
通过以上措施,构建“技术+思政+实践”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,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高水平测绘人才。同时,为测量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。通过深入研讨,教研室全体教师进一步凝聚了共识,明确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、以思政育人为根本、以实践教学为抓手、以产教融合为路径的教学改革思路。这些成果的取得,必将有力推动测量学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,为培养德才兼备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测绘人才提供坚实保障。



作者:张程程|审稿:张文会|编辑:王云龙|审核:于鹏